眾多紅外線產品應用持續發展,為紅外線產業帶來無限商機。以下主要應用市場,包含安全監控、行動裝置生物辨識 (虹膜、2D臉部、屏下指紋辨識-光學式與超聲波式、3D 臉部辨識-結構光、飛時測距、雙目視覺)、數位醫療 (心跳、血氧、血糖感測)、光譜感測、車內感測 (臉部辨識、手勢辨識) 與車用光達、無人機、無人搬運車、距離傳感器、光通訊等,探討與分析市場規模、機會與挑戰、產品規格與供應鏈,提供讀者對于紅外線應用市場更全面的了解。 紅外線感測市場規模,包含紅外線LED產品與紅外線雷射 (VCSEL / EEL)。紅外線LED包含安全監控、2D 臉部辨識;而紅外線雷射則包含手機3D感測VCSEL市場與光達雷射。2018年紅外線LED跟紅外線雷射市場規模為13.72億美金,2020年紅外線LED跟紅外線雷射市場規模為21.43億美金。但如果iPhone 后鏡頭飛時測距 (World Facing ToF) 有機會于2019 年導入的話,市場規模將可望達到23.41億美金。 3D感測包含結構光、飛時測距與主動式雙目視覺。結構光是以圖案成像,其深度的準確性也會相當高,然而缺點為成本與運算復雜性高。飛時測距精度和深度不及結構光,但是反應速度快,辨識范圍也更有優勢。飛時測距分為前鏡頭飛時測距和后鏡頭飛時測距,前鏡頭飛時測距的成本相對較高,后鏡頭飛時測距要求VCSEL的功率相對比較高,然而感測模塊成本相對比較低。主動式雙目視覺要求兩個相機一模一樣,對硬件的要求非常高,主要應用在商業市場當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