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.導讀
Reading guide
LED(Light Emitting Diode)是一種能發光的半導體電子組件,將電能直接轉換成光,相較于傳統光源由電轉化為熱,再由熱能轉化成光能的發光過程,LED具有高發光效率、節能及壽命長等特點。隨著LED產業的發展,除了傳統的單晶、多晶LED封裝,也衍生出將驅動IC封裝進LED內的產品(RGB+IC)。
02.LED規格介紹
Led specification introduction
此章節介紹LED規格書常見的特性與規格說明,各款LED規格不盡相同,使用時請參照對應 的規格書。
(1). 驅動條件限制
如下圖1,規范LED在25 ?C能承受的最大驅動條件,超出表格中的驅動條件可能造成產 品損壞、效能及壽命降低…等風險,常見的規范如下:
逆向電壓(VR):能承受的逆偏壓大小。
正向電流(IF):直流驅動時,電流大小不能超過25mA。當溫度超過25 ?C時,請參考下圖2 的減額曲線,例:40 ?C時電流大小不可超過20mA。
PWM驅動電流(IFP):當PWM頻率=1kHz; Duty = 10%,電流大小不能超過100mA。
(2). 光電特性
LED生產會經過定電流自動測試機檢測特性,下圖3標示在25 ?C時量測出的光電特性,圖中右側的Condition字段代表測試條件。
●發光強度(IV):電流5mA驅動時,亮度范圍在72~180mcd。
●發光角度(2θ1/2):LED發光強度衰減到50%的角度,如下圖4,虛線標示衰減到50%強度時角度是±65 ? 因此標示130 ?。
正向電壓(VF):電流由LED正極流向負極時,正、負極間產生的電壓稱為正向電壓。5mA驅動時VF范圍2.6V~3.0V。VF會隨著IF成正比變化。如下圖5,10mA驅動時VF=3.0V;25mA驅動時VF = 3.4V。
03.LED驅動方式介紹
LED driving
(1). 傳統LED驅動方式:
LED的光電特性(如:亮度、VF)隨著驅動電流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。LED驅動方式分為定電壓與定電流兩種。定電壓驅動的線路僅需電壓源與限流電阻,因此線路簡單且價格便宜,但電流變化較大導致LED的光色一致性較差。定電流驅動一般需加定電流驅動IC,成本較高,但LED的光色一致性較佳。
(a) 定電壓驅動:
如下圖6,注意每一顆LED的線路上皆須加上限流電阻,不建議多顆LED共享一顆限流電阻,且VCC需大于LED VF。
LED VF會隨著電流大小變化且生產時VF也有差異,同款LED使用相同的限流電阻,IF也 會不同。IF不同會使LED的波長、亮度產生變化,因此光色一致性要求高的應用,不建 議使用定電壓驅動。
(b) 定電流驅動
如下圖7,定電流驅動輸出的電流是固定的,建議每一定電流源對應一顆LED,電流相同則LED的光色一致性較佳。若將LED并聯,則兩顆LED的IF仍會因VF差異而不同,因 此不建議使用。
(2). LED內建IC驅動方式
有別于傳統LED,每顆RGB+IC的產品內有一顆定電流驅動IC,不須額外的定電流源即可完成定電流驅動的效果。RGB+IC有單線控制(Data)與雙線控制(Data, Clock)兩種方式, 市面上常見為單線控制產品,線路建議如圖8,以單線傳遞訊號,將產品串接在一起,僅 需使用DIN及DOUT兩只接腳,即可完成串接多顆RGB LED的效果;透過DIN訊號,各色 LED有8bit=256階的PWM Duty控制,詳細數據請參考單線式RGB+IC應用手冊。
04.驅動方式優缺點比較
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
LED 常見的三種驅動方式特色比較如下圖 9,建議使用者依據需求選擇不同的產品、驅動 方式。